學童壓力︱接連有學童輕生令人心痛 子女將5句說話掛在口邊要正視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3/11/11 12:46

最後更新: 2023/11/19 10:40

分享:

分享:

學童的壓力不容忽視。(電影《年少日記》劇照)

近日出現的學生輕生現象,令人痛心。若在沉重功課壓力下,再加上被欺凌、家庭問題、感情挫折,那就是個脆弱點,一念之間就可能做出傻事。不是將所有問題怪責家長,而是家長比老師、同學或社工,更能在每日生活上近距離接觸子女,更能觀察異常行為。

當孩子有以下行為,要多加留意:情緒長期低落,失去活力;情緒突變,如變得暴躁或易發怒;經常把「想死」、「無人明白我」、「人生沒有意義」、「做人唔知為乜」、「想消失」的話掛在口邊;睡眠或飲食習慣上出現很大的轉變,例如失眠、沒胃口等;對嗜好喪失興趣,不再參與喜歡的活動;透露或直接表明自己想輕生,並提及當中的計劃(包括在社媒上);有與朋友或家人隔絕的傾向;比平時顯得沉默或有自殘迹象。若孩子有以上表現,不能忽視,必要時要尋求專業協助。

學術期刊《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》在2021年刊登了一個研究,發現若一個家庭在平常日子能有高質溝通的習慣,會對青少年產生輕生的念頭作出很強的緩衝網(buffer)。問題是:甚麼是高質溝通呢?有些家長還以為自己日日有跟子女「溝通」,日日就是用質問或詢問語氣問當天發生甚麼事,但在子女眼中,那根本不是溝通。

跟年輕人傾偈,切忌一輪嘴發問,無論語氣有幾溫柔或就住,那都是傳達了一種由上而下的模式。很多年輕人找我聊天,原因是他們對父母的高壓式質問或噓寒問暖式的關心,感到有距離感。想真正傾偈,成年人可先談自己當日所遇到的問題、觀察、新發現、YouTube影片、趣事等,由自己開始,那才來得自然。

不要以為年輕人不懂成年人的世界,有時在他們給「大人」的意見上,可更了解其看法和價值觀。當大家習慣了這個互相平等交流的對話模式,年輕人才會慢慢感受到回家是他們可自在說話的地方。請大人記住:高質溝通,是「對話」,不是「問話」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撰文 : 利嘉敏